手机端
当前位置:主页 > 电影 >

《贞女》:封建枷锁下的女性悲歌还是自我救赎?

一部刺痛时代的女性史诗

一部刺痛时代的女性史诗

1987年上映的《贞女》由黄蜀芹执导,顾永菲、何赛飞主演,曾获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。
这部改编自张弦同名小说的电影,以民国初年为背景,用冷峻镜头揭开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酷压迫。影片中祠堂石狮的特写与女主角月兰的麻木表情形成惊心对比,成为影史经典意象。

被贞节牌坊压碎的人生

守寡十年的月兰突然被族长宣布改嫁,却发现未婚夫是前夫堂弟。
当她试图反抗时,整个宗族用"饿死事小失节事大"的训诫将她逼至绝境。最讽刺的是,最终立起的那座贞节牌坊,下面埋葬着两个女人的生命——月兰和因愧疚自杀的婆婆。

角色灵魂的撕裂与觉醒

顾永菲饰演的月兰将麻木与爆发完美融合:她给亡夫牌位擦灰时的机械动作,与深夜撕扯嫁衣时的歇斯底里形成骇人对比。
何赛飞扮演的婆婆更是复杂,既是礼教受害者又是帮凶,她颤抖着给儿媳缠足时说"女人骨头本来就是软的",道尽千年奴性。

社交媒体上的现代回响

@影迷阿紫:月兰撞向牌坊那刻我哭到窒息,现在某些短视频还在教女孩"守贞是福气",百年轮回从未停止
@社会学李教授:导演用祠堂阴影面积计算女性生存空间,当月光照不进天井时,那些石雕窗花就是最美的囚笼
@当代柳如是:看完把奶奶的裹脚布找出来烧了,老人哭着说"烧了好",突然理解什么叫代际创伤

被遗忘的银幕警钟

当现代女性讨论"婚驴""娇妻"时,《贞女》里月兰的嫁衣早已预言:所有自愿的枷锁,最初都是被温柔地套上的。那座浸透鲜血的贞节牌坊,何尝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的道德绑架?你身边是否也有看不见的"牌坊"呢?

分享至:

电影特荐

电影推荐